■國際時評
  英國首相卡梅倫前腳剛走,法國總理艾羅後腳就來——臨近年終歲末,歐洲外交掀起又一輪“中國熱”。
  持續時間長、高潮迭出是這輪“中國熱”的一大特點。自11月中旬荷蘭首相呂特訪華開始,接著是中歐北京峰會,之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羅馬尼亞並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再到卡梅倫和艾羅的來訪……中歐高層往來一個接一個,亮點不斷。
  李克強訪歐,中東歐國家歡呼一大批合作協議的達成,從匈牙利-塞爾維亞鐵路到羅馬尼亞的核電和第四代移動通信,從輸華農牧業產品到100億美元專項貸款項目;歐洲領導人來華,一系列合作文件簽署讓歐洲興奮。卡梅倫高調歡呼在核電、高鐵領域的合作,艾羅行前表示希望開拓合作新領域。
  歐洲外交再掀“中國熱”,有其深刻背景。中歐雙方沒有歷史遺留問題,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經濟上兩者互補性極強,中國保持為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
  更何況,經歷多年債務危機的歐洲亟待經濟複蘇,希望吸引中國更多的投資,希望更多中國游客前來觀光。據統計,中國今後5年新增對外投資將達5000億美元、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中國赴海外游客將達4億人次。
  換個角度看,外交“中國熱”只是歐羅巴大地上方興未艾的“中國熱”的一個側影。
  眾所周知,18世紀時歐洲出現持續百年的“中國熱”,對東方文明理念的傾慕盡寫在伏爾泰、萊布尼茨等哲人的書中,對中國瓷器、園林等的狂熱物化在普魯士、奧匈帝國等的王宮之中。而今,歐洲人重拾“中國熱”,其廣度與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
  文化上,“中文熱”在持續升溫,氣功、太極拳、針灸被越來越多的歐洲民眾接受。歐洲主流媒體中,“無中不成報”正成為規律,各種涉華專題、系列報道連篇累牘,法語版《舌尖上的中國》在比利時熱播。
  在民眾眼中,中國已不再神秘,愈顯現代活力。“中國製造”已開始告別“屌絲”形象,向“高新尖”轉變。三一重工產業園落戶德國,漢堡、鹿特丹等港口裡游弋著中國的巨輪,華為、中興在歐洲遍地開花……
  在政商界,“中國熱”體現在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商貿投資的期盼。歐洲人對中國模式經歷了從質疑到驚嘆再到擁抱的曲折歷程,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的紅利已成當下歐洲的共識。
  誠然,由於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的不同,歐洲的“中國熱”還有進一步拓展空間。但無論如何,“中國熱”的本質是歐洲人對中國發展投下的信心票,表明越來越多歐洲人看好中國機遇,看好中國前景。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相關新聞
  英首相訪華經濟教育兩手抓
  卡梅倫:學中文從娃娃抓起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時隔三年再次訪華,不為空手而歸。這個英國媒體口中的“最大貿易代表團”在他率領下,不僅要帶回真金白銀,還要帶回中文老師。
  英國媒體4日報道,結束訪華行程前夕,卡梅倫呼籲英國學校停止教授學生太多法語和德語,而應增加中文教學。
  卡梅倫說:“我想要英國與世界增速最快的幾個經濟體對接,包括年輕人學習這些語言,以在未來達成商業交易。”
  他說:“當現在出生的孩子離開學校,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所以,現在到了超越重視法語和德語傳統的時候,讓更多孩子學習中文。”
  他引用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一句名言:“如果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與他交流,他會過腦;如果你用他自己的語言與他交流,他會過心。”
  英國媒體報道,根據中英最新協議,英國的中文助教數量到2016年將翻一番。英國的中文學習者數量同樣將翻一番至40萬人。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儘管英國人現階段對學習中文熱情不高,但有個名人正在學習中文。英國首都倫敦市市長鮑裡斯·約翰遜先前訪華時說,他正在學習普通話。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原標題:歐洲外交掀起“中國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vglqehcv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