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商首戰獲“差評”。2月底3月初,2014年的第一場電商價格戰打響。然而,這場比去年規模更大的價格戰卻未獲消費者的太房屋貸款多關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電商又打了一輪價格戰,相關電商的流量增幅也低於去年。在“關註度”上丟分的同時,這場電商價格戰再次出現了“假貨”、“假打折”、“假降真漲”等電商價格戰屢現的老問題,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面對頻頻出狀況的電商價格戰,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智和麻木。(3月6日《新京報》)
  近幾年,電商頻繁打價格戰,消費者一開始還能被低價所吸引,但是上當幾次後也會學聰明。並且網店平時也會有促銷、團購、滿返、滿減等活動,“逢節必折”,因此麻木感與理智度齊升很正常。這次電商首獲差評,暗示著消費者難以再輕易被電商的營銷手段所忽悠。如果電商們不改變其服汽車借款務、經營策略,立法又遲遲跟不上,或許便預示著消費者冷冬期不遠了。
  電商美譽度不斷下滑,重要原因便在於消費者缺少安全感,遇到假貨、假打折等狀況很難“投訴有門”。在發達國家,其除了促進電商的發展,也註重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例如消費者的退換貨權和舉證責任,歐盟《遠程銷售金融服務指令提案》第13條規定:“供應商對消費者的通知義務,消費者同意締結合同,以及適當的話,合同的履行等的舉證責任,均由供應商承擔。”美國的《國際國內電子商務簽名法》、《統一計算機交易法》也都專門規定了消費者知情權的行駛和保護。然而,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已難以適應電子商務活動的特殊性要求,比如“檢驗合格證明”信用貸款如何通過網絡提供、證實?
  此外,國內的電商缺乏挖掘用戶需求與創新的技能更易加速客戶的流失。其除了不斷升級價格戰,便是引進更多同樣的品種,從賣書到賣家電、再變成“百貨超市”,最終就成了每家都一個樣。反觀亞馬遜,它在不斷摸索創新,例如發現可以賣電子書方便讀者關鍵字行銷,便推出了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隨後又圍繞Kindle發展了KDP服務。它圍繞“用戶至上”不斷去預測並分析消費者的需要。
  日前,喬治·派克在《紐約客》發表的一篇名為《亞馬遜害了書?》中就分析到,普通消費者能享受的亞馬遜的個性化服務,是數據信用貸款支撐的結果,數據至上的優勢保障了所提供的服務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的有效性。且不論亞馬遜的經營模式是否損害了書籍文化,但作為商人,亞馬遜利用大數據去挖掘潛藏的客戶資源,投其所好,這種商業成功令很多人羡慕。可惜,國內的電商在運用大數據投客戶所好方面仍火候欠佳。
  在目前國內電商普遍缺乏創新、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只能靠頻繁打價格吸引客戶,但弄虛作假流失的也是客戶,再加上我國又尚未制定電子商務法律制度和專門保護消費者在電商活動中權益的法律法規,這一漲一消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電商巨頭們,如果你們再不加把勁,恐怕就不只這一個差評了。
  文/黎柳茜  (原標題:僅靠價格戰,電商難獲消費者好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vglqehcv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