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一項由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所做的關於“剪刀石頭布”策略的研究引髮網友熱議,研究作者在論文中稱所發現的“贏家留,輸家變”的策略可以帶來更多人類決策模式的研究,但不少網友卻對該研究的價值表示懷疑,甚至指責研究者“閑得蛋疼”(據5月5日《新京報》)。
    看到這個新聞,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大家都熟啊,這些科研人員放著“正事”不乾,就算你研究出一套制勝策略來又有啥意義,難道就為了猜拳玩?這樣“無用的研究”是不是在浪費經費?
    不過,事情恐怕沒這麼簡單。在浙江大學網站上,我們可以找到在2012年底,這個所謂研究“剪刀石頭布”項目申報成功的情況。這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課題,課題的題目原本叫做———“可控實驗社會博弈系統中一些非平衡統計物理問題”。
    看不懂這個題目不要緊。BBC關於這項研究的報道介紹了這項研究的基本實驗方法:團隊招募了360名學生,將他們分成六組,隨機配對玩300輪石頭剪刀布游戲。通過觀察學生使用的策略,研究發現,人們在玩“石頭剪刀布”時有這樣的規律:贏家習慣於保持現狀、輸家傾向於做出改變,簡稱“勝留輸變”。這種“勝留輸變”的模式,可能是人腦中固有的條件反射,對研究人類的競爭性行為而言,它是一種有益的模式。例如在金融交易中,人們的狀態就是如此。研究者還在論文中表示,希望這個工作能夠激發更多在人類決策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後續研究。
    當然,找幾百人群玩“剪刀石頭布”,只是實驗的一部分,實際上,這篇名為“可控實驗社會博弈系統中一些非平衡統計物理問題”的全英文報告長達21頁、包含各種數理模型,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找360個學生玩猜拳”要複雜得多。而課題的主持者,在同事眼中,也“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學者”。
    話說到這兒,事情其實基本理清楚了:看似兒戲的“剪刀石頭布”策略研究,其實是一項很嚴肅的科學實驗。研究“剪刀石頭布”的價值,不是為了發現什麼“猜拳秘籍”,其中包含的博弈論是很重要的科學領域,其研究對象就是判斷咱們的日常行為(比如“剪刀石頭布”游戲)中存在的認知偏見和思維習慣是怎樣影響人的決策。
    現在留給我們的思考可能在於,一項原本正常的科學實驗為什麼會遭遇網友們幾乎一邊倒的戲謔?
    對於這個事,新華網發表了一篇官方評論,叫做《惡評“研究石頭剪刀布”是一種浮躁和功利》,其中有段話令人感慨———這樣的惡評似曾相識,翻閱徐遲先生寫於37年前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就有這樣的段落:“此人(陳景潤)混進數學研究所,領了國家的工資,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麼1+2=3,什麼玩藝兒?!”(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在當時曾被通俗化為“1+2=3”)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時,曾經有人問:“這有什麼用處?”法拉第回答:“一個新生的嬰兒有什麼用處呢?”40多年過去了,把“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看做是無用的“1+2=3”,與把“可控實驗社會博弈系統中一些非平衡統計物理問題”當成是“剪刀石頭布”制勝秘籍,似曾相識的觀念背後,單純地用“有沒有用”的標準,特別是眼前的“有沒有用”的標準,來評價科學研究的功利心態,又有多少進步呢?
    當然,之所以形成這種“短視”觀念,除了科學研究在公眾輿論層面被簡化、被誤讀之外,還有不少其他因素。比如,一方面,在現行科研體制下,搞研究的一般都是公立機構、公職人員,研究經費也是公共財政撥款,這樣一來,不管是主管領導,還是公眾層面,普遍的期待總是認為,最應該研究的是看得見“回報”、對社會有應用價值的東西。另一方面,這些年媒體也曝光不少巧立科研名目糊弄事兒,套取科研經費的事情。一旦你的研究,讓公眾看不到“現實意義”,更容易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存在貓膩。
    很多時候,科學研究因其高度專業性,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搞懂其潛在的意義和價值。甚至越是具有原創性、突破性的研究,剛剛開始的時候越是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有人創設搞笑諾貝爾獎,鼓勵、表彰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的深意所在。所以,對於科學研究,我們不妨保持以一份寬容的姿態,為研究者營造一種寬鬆的氛圍,只要不存在學術腐敗、科研浪費,那麼就應該允許科學家大膽嘗試、小心求證。動輒指責,只會令研究者畏首畏尾,難有創新突破。
    我們常說“科學精神”,其實“科學精神”並不只是科學家的事,一個社會是否具有“科學精神”,更多的時候,也反映在公眾對於科學研究的態度上。就像研究“剪刀石頭布”這個事上,如果大家多瞭解一下這個科研課題實質,就不至於發出這樣草率的聲音。說實話,研究“剪刀石頭布”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可能我們並不清楚,不過,在我們看不到它的“用處”,或者還不能理解它的價值之前,學會理性、寬容地對待這樣看似“無用”的科研試驗,不也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嗎?
    而公眾對研究“剪刀石頭布”的誤讀情緒,恐怕也給我們的科研工作者們提了個醒:在科研“塔尖”與大眾認知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裂痕”,亟需科普工作來彌補。
  本報評論員肖金  (原標題:研究“剪刀石頭布”有啥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vglqehcv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